作者:闲言毛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7118543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拼多多被抗议了
近期,有数百家拼多多供应商聚集在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广州总部,对拼多多表达抗议。
这种抗议聚集,虽然有网络传播,但是压根就没有上热搜。难道说,拼多多超级公关发挥作用了吗?
是否发挥作用,我不知道,但是,一个以低价,准确来说,是超低价来“攻城略地”的电商,有此类争议与冲突,已经引不起网民的注意了。
经过多年的竞争,人们一般的认知是,阿里、京东或拼多多等电商,各有千秋。而证券市场告诉我们的是,拼多多发展势头迅猛,是绝对的后起之秀。
为啥拼多多能够后来居上呢?低价,就是低价,这成了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低价,并非意味着商品是“假冒伪劣”的残次品。
与此同时,拼多多的供货商通过平台,以“薄利多销”为经营策略,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那么,这些拼多多的供货商又为啥到跨境电商平台Temu广州总部抗议呢?按照媒体报道,他们是不满高额罚款和扣货条例。
抗议的供应商有279家,涉及的金额高达1.14亿人民币。显然,拼多多的罚款和扣货条例,已经惹来众怒。
当然了,众怒算不上。279家供货商和1.14亿人民币,与拼多多的全部供应商和营销金额相比,也不是多大的数目。
在此, 我并不是反感抗议者,而是觉得这些供应商有点过了。
第一,拼多多平台制定的罚款和扣货条例肯定是得到所有供应商的认可与同意的。或许,在供应商眼中,虽有些苛刻,但是也是能接受的。
也就是说,这些条例的认可签字,这是所有供应商都做过的。既然如此,遵照契约即可,为啥要反悔?
退一步说,与其反悔,不如反思,为啥当时签字呢?对了,279家供应商,总不会以为“人多势众”,就可以“逼迫”拼多多屈服吗?
第二,经济非常态时代,国内消费疲软,跨境电商也达不到足够的“量”。
这的确是事实。宏观数据显示的很清楚,全社会商品消费额都在下降,人们宁愿存款,也不敢消费,哪怕通胀预期明确。
如此,迎合了消费下降的电商销售平台Temu,其消费数量也下降。哪怕再便宜,人们也不敢轻易花钱了,这种情况下,面对平台的罚款和扣货条例,数额虽小,但供应商也无法接受了。
第三,拼多多并没有关门,也没有倒闭,供应商有足够的维权方式。
有合同,按照合同处理。有协议,执行协议即可。契约精神,这是最基本的商业规则。
无论是供应商选择打官司,或者投诉与行政部门,肯定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以我看,供应商们完全没有必要搞什么抗议。
搞群体性抗议,上不上热搜又如何?消费者在乎的是实惠,也就是在乎性价比。供应商如此抗议,恰恰说明拼多多的商品“物美价廉”。
起码,在网络上看到这个新闻后,我是如此想象的。或许,一起拒绝给拼多多供货,是一个制约拼多多的方法。
问题是,与庞大数量的供应商相比,279家实在不算多。
总之,电商平台很多,相互之间都是“竞争”关系,有多种选择的供应商,这样的抗议,我是非常不认可的。